咖啡機無非就是把加壓的熱水高速通過咖啡粉,濾出咖啡液。所以咖啡機的核心就是:加熱系統和加壓系統。同時西方,科學的角度沖泡咖啡,務求每次都能拿捏到最佳的沖泡條件。每個環節都儘量力求 repeatable、consistent、controllable。咖啡機的設計就是圍繞這些主題發展。

基礎結構
基礎結構

加熱系統

加熱方式由以前的明火發展到電熱——水煲內裝發熱線。由於單個水煲同時供應沖泡用熱水、一般飲用的熱水、和打奶泡的蒸氣,任何一種消耗都會使機內的溫度和壓力都會變得不穩定。舉例,開熱水,水量會變少,就會引入外來的常溫水補充,即時令水煲內的溫度驟降,沖泡用的熱水就難免受影響;所以要等水煲的溫度提升才能沖泡。

於是有人發明雙水煲,把泡咖啡用的熱水煲獨立出來。

雙水煲設計
雙水煲設計

兩個水煲占的空間大而且成本高,這時有人想到用熱交換(Heat Exchange)的設計。泡咖啡用的水引入一條水管內,然後水管在熱水煲內行走,吸取水煲的熱力,這樣得到熱量之餘依然和蒸氣熱水煲分隔。

後來又有新設計——熱塊(Heat Block)。最初的設計在兩塊金屬上刻出坑道,裝上發熱線,然後兩塊合起來,水在裏面走過吸取熱塊的熱量。直接加熱金屬塊,效率高很多。Thermocoil 原理一樣,並且解決滲水問題。熱塊的缺點是加熱快但降溫難。當要控制溫度時,這點倒不如傳統的加熱方式。

不同的加熱設計,有時會混用
不同的加熱設計,有時會混用

上面說過穩定是一個重要元素。冷水進入水煲造成失溫,令沖煮的過程不順暢。最初的設計會在水煲內裝上機械式 Thermostat,其後用上 PID 反饋系統——探頭測得失溫就會啓動加熱。PID 除了在水煲內,貴價咖啡機也會在沖煮頭中加上 PID 和熱塊慎防水温到達沖煮頭時已經冷卻下來。

PID 反饋系統
PID 反饋系統

加壓系統

現在講講加壓系統。水泵就是心臟。市面上有震動泵(Vibration/Vibe Pump)、旋轉泵/旋片泵(Rotatory/Vane Pump)和齒輪泵(Rotatory/Gear Pump)。

震動泵利用線圈和磁石增壓,增壓時壓力是慢慢增加的,恰巧做出預浸(Pre-infusion)的效果。整個加壓過程較慢。

旋片泵,香港一般只會叫旋轉泵。原理是轉動風車葉,把水推動加壓。無預浸的特性。用旋轉泵的機器,是用其他原理預浸的。

震動泵體積小、便宜、自帶預浸功能,但嘈吵、易壞;旋轉泵則相反。受限於價錢,平價咖啡機很少是旋轉泵。

另外還有齒輪泵,是旋轉泵的一種。使用兩個齒輪推動。兩個齒輪的齒分開時空間擴張,吸水入泵內;同時另一頭的空間減少把水逼出。比較少機器使用。齒輪泵體積可以造得很細小,一些多頭的咖啡機在每個空間有限的沖煮頭內都裝備獨立齒輪泵,用家可以獨立微調每個泵的輸出,非常厲害。至於味道上,網上有不少討論,不在此詳解。

不斷加壓對咖啡來說不是好事,所以在水泵之後設有泄壓閥(Over Pressure Valve)。這個閥門把多餘的水回流水缸,減去水泵的固定輸出(就是說明書寫的水泵規格輸出,通常是 15bar)降低壓力。可調壓力的咖啡機會在這個泄壓閥上花功夫。

過壓閥把多餘的水回流水缸,降低壓力
過壓閥把多餘的水回流水缸,降低壓力

結合水煲和水泵兩大系統,下面是一個現代咖啡機的例子——

  • 雙水煲線圈加熱(蒸汽/熱水用、沖煮用)
  • PID 温度探頭
  • 沖煮頭保温熱塊
  • 電腦控制
現代咖啡機結構
現代咖啡機結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