爲求清通,本文會用上以下簡稱:
91漫畫——攻殻機動隊,士郎正宗創作,於 1991 年連載的漫畫
95動畫電影——GHOST IN THE SHELL / 攻殻機動隊,1995 年上映的動畫電影,押井守執導,改編自「91漫畫」
04無邪——イノセンス,2004 年上映的動畫電影,押井守執導,「95動畫電影」的續作
02SAC——攻殻機動隊 STAND ALONE COMPLEX,2002 年電視動畫,全 26 集,神山健治執導
04SAC-2ndGIG——攻殻機動隊 S.A.C. 2nd GIG,2004 年電視動畫,全 26 集,神山健治執導,是「02SAC」的續作
17真人電影——Ghost in the Shell,2017 年上映,魯伯特 .山德斯執導,改編自「91漫畫」
「17真人電影」在一片吵鬧聲中上畫。
作爲攻殼機動隊的多年擁躉,看這套電影會零舍興奮。因爲有多個經典場面繪影繪聲地出現,包括出自「95動畫電影」的 Making of cyborg、以跳樓方式開始行動、破窗突入、窗前睡醒、在海邊穿光學迷彩衣與暴徒對打、垃圾佬被洗腦、潛水、與思考戰車對戰、直升機狙擊素子,出自「04 無邪」藝伎傀儡失控、巴吉度狗、煙鏟教授,以及「02SAC」和「04SAC-2ndGIG」的久世和電子腦網絡等等。
電視動畫以及動畫電影的科技也重現在電影中,例如拆開眼部換上監測儀、拆開手指打字、穿紅衣的改造人員,全部都叫人歷歷在目。最精彩當然是重用音樂傀儡謠。
就場景方面,對香港人來講也是無可挑剔。維多利亞港、深水埗、油麻地、金鐘力寶中心、大坑勵德邨、銅鑼灣怡和街天橋、鰂魚涌海山樓、尖沙咀文化中心、荃灣墳場等熟悉場景紛紛出現。
原作動畫電影中的香港,殘舊破落,與生活中的高端科技形成極大對比,也是 Cyberpunk 常見的背景;真人電影,以香港的無機和商業的氣氛,對比主角對「有機人類」身份的渴求。同樣發揮不可多得的功用。
在這些硬件底下,相信任何一個攻殼迷都拍手叫好。至於 Out of screen 的事情,其中兩個最多人議論的話題是:一)選用白人演員(Whitewashing),二)真人電影是否可以表現這系列一貫的內涵。
我對第一點其實不太執着。金主是美國公司,主市場在歐美,任用熟悉的白人演員順理成章。在西方,影迷似乎對此非常反感。不過,有報道指日本人自己反而無所謂。在港臺也不見很多人反對。或許是我們不夠「死忠」。這非常古怪。接下來的 Death Note 一樣由西人主演,不知道會否再次引發又一輪風波。
第二點,看後感覺是無失望。
「95動畫電影」所講的是當肉體都可以更換捨棄,,記憶和感覺可以用科技模擬時,「什麼是我?」。這問題比起「當身體的細胞都因新陳代謝而更替,我還是我嗎?」更加極端。所以「95動畫電影」帶出連主角都難以解釋的名詞——「Ghost」出來,認爲 Ghost 是唯一不變的「自我」。好了,最後連 Ghost 也蛻變了,這個自我再也無法界定我了。這時「什麼是我?」。
「17真人電影」的主角也在問「什麼是我?」。不過它沒有強調 Ghost,另外使用淺白的「記憶」和「行爲」來定義「我」。現今社會,人連繽紛的外在世界都應接不暇,又怎麼會花時間思考內在的「我」?就着商業的考慮,減輕觀衆思考「我」的定義,用簡單的字眼貫通故事。甚至直白地通過角色不斷重複朗讀「我的定義」,十分合理。不奢求在電影中傳遞過於高深的含意,但求以些微思考略作調味,讓所有人都能消化,避免眼高低的風險。最後配上正義必勝的例牌結局,完全政治正確、商業正確。「17真人電影」完全合乎大衆水平和片商的要求。
可惜最後埋單,製作費一億一千萬美元對比票房一億六千九百萬美元來說,已經是失敗之作。
原來,「White washing」的負面新聞那麼可怕。看完後稍有不滿的地方:
- 世界上怎麼當主管會徵求部下的同意才去行動?而且老頭子的演員,即使是名導演北野武,太過木獨。
- 橋下的廟不是太奇怪嗎?
- Closed end 不免太沒趣了。
Leave a Reply